11月4日凌晨,台风“海鸥”裹着暴雨和呼啸的风,撞进菲律宾中部和南部的海岸线。强风刚扫过,多地就传来坏消息——稻田被冲成泥塘,行道树连根拔起砸穿民房,数万名村民背着行李往高地跑,可谁都没想到,最让人揪心的事,发生在救援队伍里。
当天下午,一架原本在南阿古桑省执行救援任务的菲律宾空军直升机,突然在雷达上消失。等搜救队踩着泥浆赶到时,只看到残骸散落在山坡上——这架刚给被困村民送完水和食品的直升机,终究没逃过风雨的“围堵”。
“机上5个人都是空军的老队员,昨天还在帮我们转移老人。”卡拉加地区的救援协调员声音哑着说。据菲空军透露,这架直升机是专门部署来应对“海鸥”灾情的,当天的任务是把偏远村落的受困群众接到安全点。可搜救队员只能在暴雨里扒开树枝找线索,“雨太大,能见度不足10米,我们不敢停,但也怕……”
而“海鸥”的“杀伤力”远不止于此。截至4日晚,台风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:有人在疏散时被吹倒的电线杆砸中,有人试图蹚过齐腰深的洪水时失足,还有老人因为家里的屋顶被掀翻,受了重伤没挺过来。南部的莱特省更是成了“水城”——主干道的积水漫过汽车引擎盖,超市的货架漂在水里,不少孩子抱着树干哭着喊妈妈。
“我们昨天还在说,救援队员是‘活菩萨’,可今天他们自己就出事了。”在菲空军社交媒体评论区,有网友贴出一张照片:几天前,这架坠毁直升机的机组人员刚帮一位老奶奶扛着行李走出洪水,笑容还挂在脸上。底下有人回复:“希望他们只是躲在某个地方等救援,千万别有事。”
现在的菲律宾,像是被按下了“紧急键”:一边是坠毁直升机的搜救队在泥里刨,一边是洪水里的村民举着手机求救,还有电力公司的工人爬在电杆上抢修——所有人都在和时间赛跑,可风雨却不肯停。
其实想想,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,灾难面前的“逆行者”从来都一个样:他们穿着橘色救援服,扛着救生圈,往别人跑的反方向冲。就像我们当年重庆山火时,那些骑摩托送物资的小伙;就像河南暴雨时,泡在水里扛人的消防员——他们不是不怕死,只是觉得“总得有人去”。
现在最盼的,是坠毁直升机里的5个人能平安,是洪水里的村民能尽快被救出来,是“海鸥”留下的伤口能慢慢愈合。毕竟,灾难再狠,也狠不过人心的热乎劲——就像菲空军发言人说的:“哪怕只剩一丝希望,我们也不会停。”
风还在吹,雨还在下,但救援的灯,从来都没灭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