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4日,河南省军区原司令员朱超同志的离世,让不少关注军旅故事的人倍感唏嘘。据相关方面消息,这位90岁的老军人因医治无效,在郑州走完了一生。
朱超的军旅起点,是1950年那个秋天——15岁的他从江苏徐州老家出发,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,成为一名基层战士。谁也没想到,这个带着少年气的小伙子,会在部队里扎下根:从文书到参谋,从科长到师长,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。老战友回忆,当年朱超做文书时,连一份报表都要核对三遍;当参谋画作战图,铅笔线画歪了都会重新来,“他总说,‘军人的事,容不得半点马虎’。”
1985年,朱超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:出任54集团军军长。此时的他,已经在军队摸爬滚打35年,对部队的每一寸脉络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。5年后,他调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,直到1998年退休。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,他只是笑着说:“这枚肩章,是给所有基层战士的。”
在很多人眼里,朱超的故事没有“轰轰烈烈”的桥段,却藏着最动人的“坚守”:当司令员时,他常往基层跑,和战士们一起蹲在食堂吃饭,问的都是“训练苦不苦”“家里有没有困难”;退休后,他还总翻旧照片,说“最怀念的还是当战士时,和战友们一起出操的日子”。
朱超走了,但他留下的“踏实”二字,依然刻在很多人的心里。就像网友评论的:“这样的老军人,没有热搜,没有流量,却用一辈子,把‘军人’两个字活成了最本真的样子。” 他的离开,是军旅界的小遗憾,却也是一次提醒——那些默默奉献的老人们,值得我们好好记住。
